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了赣县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科技日报 | 2021-05-11 13:54:33 |

张景霖说,因环保而起的搬迁,更注重环保水平的提升。在搬迁安置方面,赣县区注重企业工艺、技术、产能、品质等转型升级的同时,把能否满足环保要求、环保投入和处理工艺作为硬约束,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的企业坚决清理关停。

离腾远钴业不远的是赣州市全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标生物),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婴幼儿、孕妇及乳母营养包研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此次搬迁也成为全标生物技术提升的重要契机。企业在老厂房拆迁补偿基础上追加投资近1亿元,建成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现代化营养包生产车间和实验室,生产效率提高了近12倍,成为国内营养包产能最大的企业。

全标生物副总经理赵海彬说,新厂建设严格遵守环保节能要求,将制氮机产生的热能进行余热回收,用作中央空调加热源,每年可节约用电近20万度。

技术和环保水平的提升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目前,江西省特殊膳食工程研究中心已在全标生物建成,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项目、省级重大研发专项也落户全标生物。

“赣县蓝”“赣县绿”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宋秀岩专程来到红金工业园实地考察督察整改情况。“老区财政并不宽裕,搬迁企业花了这么多资金,是否会影响当地财政的正常开支?”曾担任过青海省省长的宋秀岩深知政府收支平衡的重要性。

“企业搬迁后,腾出2000多亩城区土地,除公共用地外,还有1000多亩可用于城市商住开发,政府可从土地拍卖中获得约60亿元收入。我们计划用这笔资金弥补企业搬迁投入,结余部分进一步滚动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和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胡晓平说。

宋秀岩强调,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不是给地方“添堵”的,而是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督察时大家不要怕揭短亮丑,我们是来共同解决问题的。”

据统计,13家异地技改搬迁企业至少需要投入环保资金约5亿元。政府对应用先进工艺和设备的企业给予奖补,2018年以来,共计对搬迁企业技改提升项目给予各类扶持资金2亿多元。还投入2亿元,新建了日处理能力1.8万吨的中国稀金谷洋塘污水处理厂,达到了倒逼环保水平提升的效果。

“我们抓住搬迁整治契机,调整工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赣县区副区长汤荣福说,淘汰或搬迁改造了141家企业,引导搬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增资扩股、技术改造、上市裂变等方式转型升级、扩能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

经专家评审,腾远钴业、全标生物等7家企业在自动化、智能化、科技、节能、环保、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都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技改升级企业建成投产后,预计主营业务收入将增加117亿元,税收增加2.09亿元。搬迁整治,还推动赣县区打造稀土和钨新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稀土永磁电机、智能装备制造等4个百亿产业集群;区内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金属钴产能均达到全国产能的1/3,钨铁产量占世界份额的1/3。

赣县区还以企业搬迁整治为核心,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9天,同比增加40天,“赣县蓝”成为常态。赣县区境内的赣江、平江、桃江、贡江四大流域地表水质达标率100%,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在赣县区赣江段,两岸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在清晨或傍晚,在江边步道健行锻炼的人群络绎不绝,享受着“赣县绿”。赣县区在收获生态环境“高颜值”的同时,更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李 禾)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