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个交易日 新股二连三跌破发行价

来源:深圳特区报 | 2021-11-02 10:33:45 |

新股明明一签难求,打中了却还要亏钱。昨日上市的华兰股份开盘即破发,首日下跌逾10%,全天换手率为48.93%,近一半的中签者卖出了筹码。最近7个交易日以来,新股接二连三跌破发行价,打新股不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

自10月22日上市的中自科技首日跌破发行价后,新股似乎变成了“烫手山芋”,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不再愿意接盘炒作。截至11月1日,最近7个交易日中有9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出现了破发的情况。其中,成大生物的首日跌幅最大,上周四上市后当日便下跌27.27%。该股票发行打新中签率不到万分之三,“幸运”打中新股却足足要亏1.5万元。

新股集中破发的情况出乎市场预期。以上周一上市可孚医疗为例,该股票发行价高达93.09元,上市开盘就破发,较发行价跌10.89%,截至收盘时跌幅有所收窄仍然下跌4.43%。不少投资者曾一度视可孚医疗为“大肉签”,预期中签后分享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高收益,可市场给出的答案却与预期完全相反。

其实,早在发行过程,可孚医疗就存在明显超募的情况。根据原本的发行计划,可孚医疗拟上市募资10.068亿元,但实际募资却高达37.236亿元,高额的IPO定价压缩了二级市场的上涨空间。

对于新股首日跌破发行价的市场情况,有市场人士指出,破发其实是件好事,体现了注册制要求下的“市场化定价”。这将打破“新股不败”的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炒新”的不合理行为,促使新股收益理性回归,从而IPO定价由博弈行为转变为对新股真实价值的判断。

今年9月份,为推动市场化发行机制有效发挥作用,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先后对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与承销规定中的询价环节进行修订,通过降低高价剔除比例、加强询价报价行为监管等内容,促进买卖双方均衡博弈。监管政策遏制了机构对新股“抱团压价”的行为,同时也使得新股整体定价中枢上移,压缩了新股的首日涨幅空间。

中信建投在最新策略报告认为,注册制新股报价新规加强新股定价市场化,报价博弈加强、难度加大,出现首日破发的情况。新股破发凸显新规执行效果,鼓励机构加大新股投研力度,结合公司基本面情况客观理性独立报价。

华鑫证券分析师严凯文表示,公募基金已经成为市场新资金的重要来源,未来新股市场定价能力将成为投资者的主要竞争力之一,预计吃“大锅饭”的时代或将逐渐过去,新股市场将继续分化。差异化竞争时代,要求机构投资者对行业及个股基本面有更深入的理解、更精准的定价。

随着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新股不再稀缺,其价格最终还是要由公司本身的质地决定。从长期来看,据德邦证券预计,未来A股打新收益的预期回报率或降至 5%以内,以打新作为主要投资收益来源的投资者将会考虑机会成本,逐渐退出。(记者 熊子恒)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