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行动更有力度有温度 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成色“实”足

来源:衡阳高新区 | 2021-12-29 12:53:32 |

12月19日,陆家书屋内温暖如春,30多个家庭赴约,聆听一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书屋自免费开放以来颇受欢迎,为居民源源不断输送精神“粮食”。这是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积极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坚持关注民生,广挖“渠”多种“树”,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于心、付诸于行。2021年,办事处及所辖各基层党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57次,为群众解决问题30个,真正让民生工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立足“问需于民”出发点,让“战斗堡垒”在基层一线聚合力、增活力

街道很“小”,它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街道又很“大”,老百姓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与它密切相关。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目前所辖3个社区(服务站)、3个管理处,随着基层工作面越来越广,如何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让社区、管理处成为广大群众的和谐家园和幸福港湾,是街道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紧盯群众急难盼愁问题,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让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通”,凝聚起为民办实事的合力。

在机关党组织中,以领导干部“基层工作日”制度和党工委成员党组织工作联系点制度为抓手,推动辖区干部带领机关党员到基层一线找问题、寻答案,集中发现和解决尚书房4栋1、2单元燃气安全隐患问题,三门桥无护栏、蒸水花苑临街立面违建突出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在基层党组织中,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社区、管理处“红色头雁”五年提升工程,开展“三赛三亮”大比拼活动,通过赛思路、亮承诺;赛特色、亮成绩;赛作风、亮形象,引导社区、管理处党组织书记办好“开门一件事”,争当服务“领头雁”。

全年开展屋场恳谈会22场,各管理处、社区两委班子就民众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共收集民情民意60余条……党史学习教育中,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立足工作实际,积极倡导各基层党组织运用好人民群众广泛接受的“屋场恳谈会”这一平台,推动辖区群众工作落细落实。其中4月19日湘桂管理处在李家冲组开展的以党史宣讲为主题的屋场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被4月22日“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予以报道和推荐。

把握“服务为民”关键点,让“党员先锋”在基层一线亮身份、展风采

“为群众办好一件实事,就会温暖一片人心。学习党史关键是提醒自己,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一位基层干部这样说。聚沙成塔、涓滴成河,一名名党员成为了办实事的“生力军”。

年初,全办发出了党员干部“上一线、做贡献”的号召,机关党员纷纷响应,回到村、社区第一线,常态化参与疫情防控、扶贫帮困、垃圾分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组织保障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年辖区内已有40余家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 700余名在职党员完成社区报到,累计服务时长2000余小时。

全办各基层党组织也纷纷行动,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特殊岗位,推行承诺践诺、党员“红黑榜”等工作机制,通过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强化作用发挥。党员志愿服务队等一批先进典型陆续涌现,他们主动走村入户,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光荣承诺,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累点不怕,只要全民接种,我们整个国家就安全了。”疫苗接种期间,党员志愿者按照分组,到方舱接种点轮班负责疏导人流、维护秩序、协助登记、引导接种,规范形成“登记—接种—留观—离场”流程,确保接种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切实做到让辖区群众安心、放心、舒心、暖心。

8月,湖南省内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按照衡阳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求,高新区在许广高速蒸湘收费站入口设置疫情防控咨询服务站。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立即组织辖区党员成立“党员突击队”,来自办事处和二塘、湘桂两管理处的青年党员共30人投入服务站进行全天24小时轮班值守,对入(返)衡车辆及人员进行排查,13天共排查车辆 30340 台,劝返 6人,送隔离20余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充分体现了责任与担当。

突出“实事利民”落脚点,让“民生项目”在基层一线显实效、彰实绩

就业、出行、养老等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围绕“五个着力办实事”要求,找准抓实办实事的重点。截至目前,在就业创业方面,组织67家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场次,累计发布就业岗位636个,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追讨工资5000万元,协调劳动纠纷12起;

在政务服务方面,力推“一门式”服务,并将11项与群众个人密切相关的便民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联系人电话等在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一楼大厅挂牌公示,所有来访人员能做到明明白白,一次办结,最快只需1小时,最多半个工作日,让紧急、繁复的高频事项审批申请变得“好办”;

在文化惠民方面,建设陆家书屋,组织开展28场次“读书会”系列文体活动,常态化开展各类惠民演出活动;

在人居环境方面,完成了新桥安置小区沿街立面的全面改造,完成了毗邻南华大学雨母校区的二塘村码头行组人居环境的全面整治,并新建2处停车场、2个微型消防站;在道路出行方面,解决了衡州大道两处因绿化带树木过高遮挡驾驶员视线的安全隐患,湘桂管理处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两处村道破损的情况,确保居民平安出行。

社区“微心愿”解居民“急难愁盼”

“我终于能给孙子发微信红包了!心愿树上的心愿真的能实现!”周爷爷今天特别开心。今年3月,周爷爷将“我想学习智能手机,给我孙子发微信红包”的心愿贴上了心愿树,祥云社区收到这个心愿以后,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智能手机课堂》,社区志愿者们手把手教授辖区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以及常用手机软件。

“我想要个新轮椅”“我一个老年人在家,能有人来陪我聊聊天吗?”“我想要找个家门口的工作,保安、保洁都行”......在祥云社区的心愿树上,“微心愿”被一个个点亮。身边有困难、有需求的困难家庭在社区“心愿树”写下自己的心愿,社区同时发动辖区居民、党员干部及行政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积极参与"微心愿"认领。自设立“心愿树”以来,祥云社区和驻地单位党员共为辖区群众完成51个微心愿。

村道“亮化”工程创建湘桂最美“风景线”

湘桂管理处恳谈会上,有村民反映村主干道一直没有路灯照明,严重影响自己的夜间出行和安全,希望能在道路上安装路灯。“群众事无小事”,村“两委”多次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程序,最终确定了安装村道路灯。工程于8月12日启动,9月4日全面完工,9月29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完工后共安装太阳能路灯55盏,惠及湘桂村8个组1200名村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屹立在村道旁。

自来水饮水工程为居民保健康

6月中旬,二塘管理处有4户村民反映饮水存在异味,二塘管理处党委立即派人现场查看,发现陶井湾组饮水可能有安全隐患,长期饮用可能对村民身体造成损害。管理处党委立即将相关情况上报环保局,联系专业检测部门及时联动沟通,积极对接相关部门解决问题。8月初,干净清澈的自来水接到了村民陈兴跃的家里,陈兴跃握住管理处干部的手说:“感谢我们的贴心人,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

楼栋立面整治+监视探头安装打造“平安和谐小区”

城市有了温度,群众最早感知。今年6月以来开展的蒸水花苑安置小区临街房屋立面整治工作是今年新桥管理处向村民交上的一份全面性的“民生答卷”。蒸水花苑是一个楼龄已有12年的老旧小区,目前常住人口约万人。不久前,通过拆违控违、风貌整治、智慧安防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提升,蒸水花苑小区旧貌换新颜。

“小区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桥管理处的陆先生兴奋地说。令陆先生没想到的是,幸福还在升级。新桥管理处“两委”干部积极汇报,主动作为,在安置房开展“平安小区”建设,安装监控探头78个,还为居民织起了一张安全牢固的防护网。

陆家书屋为居民送上文化“食粮”

10月8日,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综合文化站——陆家书屋正式对辖区居民群众免费开放。书屋面积280平方,藏书8000余册,是一个集红色阅读、志愿服务、交流学习、社区活动为一体的党群活动载体,为社区居民党建阅读提供更加专业化、便捷化的红色文化“加油站”,在陆家新区,打造“十五分钟党建阅读圈”的愿景成为了现实。

除了借阅书籍,社区居民、党员还能在社区活动区参加各种党建主题的阅读活动和社区活动,“党建微课堂”、“红色电影大家看”、“亲子阅读会”、“青年创业说”、“社区邻里节”精彩纷呈。党员干部群众共同阅读红色经典、汲取前行力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走向群众,在书屋课堂学党史,用经典书籍传薪火,通过温暖的红色印记筑梦新征程。

一件件好事、一桩桩实事、一个个难事,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生的实践成果,办进了万千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也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掀起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热潮,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衡阳高新区蒸水办事处所辖10个基层党支部、400余名党员干部, 正积极号召驻地行政事业机关单位党员参与进来,共同凝聚力量,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用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效赢得群众口碑,奋力交出党史学习教育的高分答卷。

(图片来源:衡阳高新区)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