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全力助企攀登 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济宁高新区 | 2021-11-12 15:10:06 |

今年8月19日,济宁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干部助企攀登活动,全市402家企业纳入攀登工程,济宁高新区共有53家企业入选(50家企业、3家研发平台),数量居全市第一。其中,市级领导包保14家、区级干部包保39家。自活动开展以来,济宁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扎实推进,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了“1+4+6”运行体制、“一群一策、一企一专班”工作推进机制和问题“收集—分类—反馈—解决—销号”五位一体闭环处置机制,推动53家攀登企业新上项目60个。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担当全市“231”产业集群主力军,1.2万亩四大产业集聚新空间加快崛起,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加快向五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58%、79%、17.5%和57.9%,四大主导产业营收361亿元,占全市“231”产业集群的26%,连续两年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五星级示范基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被评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是济宁市委、市政府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最重要手段,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济宁高新区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聚集地,迅速行动、掀起热潮、务求实效。充分发挥区级领导示范引领、指挥部牵头抓总、助企干部一线落实作用,健全人员脱产管理、工作定期调度、问题闭环解决、督导考核等工作机制,力争年底前53家攀登企业实现营收400亿元,占全区70%以上;完成制造业技改投资60亿元,占全区60%以上。同时,超前谋划攀登企业提质扩面,再梳理一批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企业,明年总量达到100家,持续提升重点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同时,济宁高新区将进一步释放创新谷“一核引领”作用,依托山东省激光所、济宁市产研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对53家攀登企业实施分类帮扶,集中突破山推无人纯电推土机、加睿晶欣氮化镓等一批“原创”拳头产品,确保年内高企比例达到55%以上,打造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家。

此外,制定攀登企业三年发展规划,建立百家成长、千家培育企业梯队,确保年内培育过百亿企业2家,过50亿企业4家,形成强企领航、梯次跟进的企业发展格局。加速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60个技改项目,年内培育行业龙头企业6家以上。

干部助企攀登活动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济宁高新区将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抓督导、抓调度,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在强化要素保障上,解放思想、创新打法,建立产业专班、要素保障组及各参与部门常态化会商制度,对企业诉求解决情况,形成问题提报、分级管理、跟踪解决、完成销号的闭环管理。对攀登企业在“标准地”供应、能耗指标使用、阶梯电价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和优惠;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与产业集群对接,强化金融支持集群发展力度。

在强化机制保障上,全力抓好产业集群发展、助企攀登工作的统筹调度,帮助企业梳理技术创新、技改扩规、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改造等技改项目,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和设备的迭代更新,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区级领导将发挥示范带头和表率作用,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进,千方百计破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障碍。各助企干部沉下心来当好为企服务的“店小二”,对企业情况做到“一口清”,对企业反映的诉求和问题一包到底,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做到真融入、真干事、真解决问题。

在强化效能保障上,济宁高新区将把助企攀登纳入综合考核,纳入干部执行力档案。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对助企攀登小组服务企业情况打分排名,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济宁高新区全区上下将锚定目标、鼓足精神,扛起高新区首位担当的责任,干出扛鼎前行的气势,拿出快人一步的实招,形成助企攀登的强大合力,用实干来迎战、用业绩来作答,奋力扛起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主力军大旗,在制造强市征程中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为全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新力量。

(图片来源:济宁高新区)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