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高新区:同心战“疫”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

来源:阿拉善高新区 | 2021-11-11 15:09:54 |

疫情期间,有很多勇敢的人“逆行”,奔赴疫情前线,除了白衣天使们,还有千里驰援的货车司机和志愿者们也不顾辛劳,源源不断地为家乡人民送去温暖。在阿拉善高新区就有很多这样的货车司机和志愿者,他们以车为家,用大爱温暖额济纳旗。

在阿拉善高新区抗疫物资储备中转站,记者看到开车跑了十几个小时路程的马占忠,正在填写入车登记和等待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消杀工作。据了解,马占忠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疫情发生第一时间他就奔赴平交路口服务点协助交警对进出园区车辆进行摸排。10月23日,当听说高新区要招募往返额济纳旗运送防疫物资大车司机时,他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物资运送的志愿者。

阿拉善高新区巴音敖包嘎查居民马占忠说:“作为巴音敖包嘎查的老党员,还是一名退伍军人,我也作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往额济纳旗送物资,开大车我就是一名司机,感到挺荣幸的。”

马占忠是土生土长的阿拉善人,他热爱家乡,在主动请缨往返阿拉善高新区—额济纳旗两地送物资的同时,还为额济纳旗捐赠了14000元的物资。“若有战 召必回”,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马占忠这位脱下戎装的军人实实在在的行动,马占忠用行动谱写出一首属于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军人的嘹亮凯歌。在他4次来回运送物资期间,几乎不敢吃喝,一是为保证物资第一时间抵达额济纳旗不敢有丝毫松懈日夜兼程。二是独住的76岁老母亲。由于年事已高,老人患有老年痴呆,还伴有其他慢性疾病,为了能够随时了解母亲的生活状况,他的手机上绑定了家里的可视监控设备,就怕老人忘吃药或不按时吃饭,每次从额济纳旗回到高新区,他都是快速完成核酸检测,交接完车辆,回家给母亲做她爱吃的饭菜,才能安心的休息一会。阿拉善高新区巴音敖包嘎查农牧民马占忠说:“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希望我们阿拉善盟的疫情早点结束,阿拉善加油!额济纳旗加油!”

阿拉善高新区作为阿拉善盟的“东大门”,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承担着全区援助的医疗物资及生活必需品的中转及运送到抗疫一线的任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阿拉善高新区志愿者王莉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每天早早的上路,把自己的路段打扫完,再来到搬运物资点,我希望自己的家乡疫情早一点结束。”

在抗疫物资储备中转站,记者了很多像马占忠一样的志愿司机,更看到了很多像王莉一样装卸货物的志愿者,王学忠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王学忠是阿拉善高新区市政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发生以来他每天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就是随叫随到来中转站装卸物资,由于妻子怀孕待产,单位领导拒绝了他请缨支援额济纳旗,他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干好搬运、装卸的工作也是为家乡抗击疫情作贡献。阿拉善高新区志愿者王学忠说:“家乡遇见这次疫情,到了自己家门口,作为家乡人,我也是想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来为家乡作出点贡献,我要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在工作当中,去帮助他人,也是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抗击疫情工作中无数个体的“切片”构成了一个群体的“影像”,那些一眼看到的倦容、操劳、急忙,乃至缓解他人之痛、忍住自身之痛的瞬间,鲜明诠释了阿拉善高新区人民的担当和责任。

他们放弃小爱,成就大爱,有的是医务人员,有的是企业党员,有的是社区工作人员,有的是公安民警,有的是志愿者,但是他们用同样的职责和信念守护着家乡的安全。

我们坚信,在他们的共同的努力下,家乡很快就能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

阿拉善加油!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