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特色载体促进“双创”升级 绵阳高新区打造“融创绵阳”区域品牌

来源:绵阳高新区 | 2021-10-18 13:20:57 |

“融创绵阳”区域双创品牌打造已有3年之久。期间,绵阳高新区积极探索“双创”升级工作路径,初步形成创新主体集聚、创新生态优良、创新活力强劲、创新产业繁荣的发展格局,为推动科技城“双创”升级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在去年开展的终期绩效评价中得分95.2分,评价等次为优。助力绵阳高新区在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50位、较2019年上升4位,在西部非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位,连续4年保持晋级升位。

实施“三大工程”创新主体加速集聚

园区实施企业主体培育工程,分类建立企业数据库,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的培育路径,推进企业上档升级、提质增效;实施载体能力提升工程,推动载体提升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全力落实“科技城人才计划”,加快建设省级院士(专家)产业园,不断充实“高精尖缺”人才团队。积极探索特色孵化模式,民营载体占比超过80%,1522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护航者升级为省级孵化器,麦迪升级为省级众创空间,麦壳、阿拉丁、科技城创意产业园升级为市级众创空间。全区引进培育绵阳市“科技城人才计划”团队30个。

搭建“两大平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园区以“融创绵阳”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为抓手,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依托中国创新挑战赛建立企业与专家常态化对接机制,助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创绵阳”线上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孵化、融资、人才等服务;线下科技展厅正抓紧建设;创新街区预计今年底入驻。连续举办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技术融合专题赛,累计走访科技型企业520家,挖掘企业技术创新需求392项,征集有效解决方案810个。2020年,全区企业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1.08亿元。

构建“三大体系”创新活力持续激发

积极构建完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和政策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成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四川省特聘专家科研工作站。出台《高新区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一流高科技园区实施办法》,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兑现2019年度科技创新奖励资金、创新创业场地租金1359万元。2020年,全区对上争取国省市科技专项89项,到位资金5207万元;长虹电器、西磁磁业等4家企业获省科技进步奖项。2019年,全区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占园区GDP)9.1%,高于全国国家高新区平均研发投入强度2.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研发投入强度2.6个百分点。

聚焦“两大方向”创新产业加速发展

园区对标绵阳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六大创新产业的决策部署,加快发展新型显示、5G、智慧家庭、新型功能材料四大创新型产业,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创新产业的工作方案》,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形成“龙头牵引、配套跟进、产业集聚”的良好格局。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重点围绕磁性产业、新型显示产业等方向,投资约110亿元建设磁性材料产业园、新型显示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等项目,预计新增标准化厂房约200万m2,引进建设35亿元的杉金光电新型显示偏光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年产5000万m2新型显示用偏光片、达产年均产值30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区拥有规模以上新型显示、5G、智慧家庭、新型功能材料四大创新产业企业25户、占全区规上企业总数的24.3%,实现产业增长15.8%、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3.1%。2020年,全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166.8亿元,占全市59.1%。

(图片来源: 绵阳高新区)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