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 2020-11-17 13:30:28 |
她在数以万计的集装箱中查找谎报瞒报危险品的可疑箱,她每天与有毒腐蚀危险货物零距离接触,她编写查验工作方法、深化国际合作、实现进出口查验“全覆盖”……她是中国浦东海事局危防中心主任陈维。
被誉为海事领域“女福尔摩斯”的陈维始终保持对工作岗位的敬畏之心,干一行钻一行, 练就“火眼金睛”守卫“海上国门”。
多年磨砺练就“火眼金睛”
15年前,通过对300多万条货物信息的层层过滤,陈维查获了我国第一起集装箱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开创了数据筛查法,成为我国外贸危险货物集装箱开箱查验第一人。
危险货物港口开箱查验看似一件小事,但从数以万计的集装箱中准确识别谎报瞒报危险品的嫌疑箱,不亚于大海捞针。
记者跟随陈维对从上海港出运的集装箱进行查验时,陈维发现订舱数据中的疑点,决定开箱检查。在现场,果然发现集装箱内装有打火机等危险品。“这一箱打火机如果着火有可能烧掉整艘船,在海上实施救援十分困难。”陈维说。
为什么陈维能够抓得这么准?神功皆从磨砺出。陈维的工作方法是利用业余时间反复摸索得来的。通过品名、型号、产地等信息还原货物的“真实身份”,让她对自己发现的疑点总是心中有底。
多年来,她通过对重点船舶、重点品名、重点单位和重点时段的规律性分析和总结,练就了“火眼金睛”,让谎报瞒报行为难以遁形。至今,她带领团队先后共查获1021起、涉及1654标箱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查实率高达80%以上。
制度创新与技术研发两手抓
陈维常说,进出国门,我们输送的不仅是“中国制造”,还有“中国规则”。
2010年,由陈维领衔的全国海事系统首家劳模工作室——陈维海事危防监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多年来,工作室总结并应用了陈维的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查验精准度。
从一个人、一群人到更多人,拓展的是工作,弘扬的是精神。陈维和团队推动开箱查验写入《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并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在全国施行。2015年,陈维牵头联合海关、边检、上港集团等单位,组建了口岸安全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促进了跨部门执法资源的整合和执法效率的提升。
制度创新的同时,陈维和团队还致力于技术创新,开发“船载外贸集装箱危险货物大数据AI预检系统”,提升了事中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预检系统上线以来,筛查的覆盖面更广了。以前,一名执法人员一天最多能查上万条信息;现在,几秒钟就能筛查几十万条信息。查处的案件量更多了,现在查获的违法行为是2019年1月系统启用前的3倍多,实现了危险品安全监管的提效增速。
新研发的“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全流程可视化安全保障系统”最近正式上线运行,拓展了对集装箱危险货物装箱质量的抽查功能,实现对危险货物集装箱精细化、可视化和全程化监管。
技术迭代为陈维的查验工作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疫情防控期间,陈维带领团队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联合专业检测机构发布业内首份《疫情防控物资海运运输指南》,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监管两不误。
爱岗敬业源自责任担当
陈维始终保持对工作岗位的敬畏之心,提出的“多一点付出、多一点用心、多一点坚持、多一点创造”的四个“多一点”精神,是她爱岗敬业的真实写照。
全球贸易量的增长给集装箱查验提出新课题,一只安全有保障的危险品集装箱体现着政府形象、国家尊严。
2011年6月,陈维发现从韩国进口的一票货物是用于玻璃雕刻的“蚀刻剂”。根据成分分析,应属于腐蚀品,但相关运输方并未按照危险品申报并运输。这让陈维意识到从国外进口的货物同样存在谎报瞒报行为,必须引起重视。近年来,陈维共查获了120余起进口集装箱危险品谎报瞒报违法行为,货物来自日本、韩国及美国等国家,实现了从“出口查验”到“进口查验”的全覆盖。
陈维开创的开箱查验工作方法得到了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海事机关的高度认可和关注,并建立了深化交流合作的常态机制。在陈维与美国海岸警卫队、德国汉堡水上警察局的交流中,国际同行认为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是各国海事部门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海事运用开箱查验遏制违法行为的工作卓有成效,这更让陈维体会到维护海上运输安全、把好国门、维护国家正当权益的重要性。
“一想到我平平凡凡的岗位工作,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与人命财产安危联系在一起,我就充满了敬畏与力量。”陈维说,“箱子小,国家大;工作小,责任大。因为我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责任重大,所以在危险品开箱查验上的探索之路不会止步。”(贾远琨)
2022-01-12 16:37:56
2022-01-12 16:35:51
2022-01-12 16:33:46
2022-01-12 16:31:37
2022-01-12 16:23:37
2022-01-10 23:50:47
2022-01-10 23:50:44
2022-01-10 23:50:28
2022-01-10 23:49:46
2022-01-10 23:49:40
2022-01-10 23:49:36
2022-01-10 16:58:03
2022-01-10 16:55:04
2022-01-10 16:52:42
2022-01-10 16:50:33
2022-01-10 16:47:29
2022-01-10 16:36:07
2022-01-10 16:34:44
2022-01-10 16:34:37
2022-01-10 16:34:32
2022-01-10 16:34:26
2022-01-10 16:34:23
2022-01-10 16:12:37
2022-01-10 15:29:11
2022-01-10 15:17:57
2022-01-10 15:13:38
2022-01-10 15:09:07
2022-01-10 15:06:46
2022-01-10 15:00:54
2022-01-10 14:58:48
2022-01-10 14:44:41
2022-01-10 14:37:13
2022-01-10 12:04:30
2022-01-10 11:05:30
2022-01-10 11:03:01
2022-01-10 11:01:18
2022-01-10 10:46:24
2022-01-10 10:26:59
2022-01-10 10:22:55
2022-01-10 10:16:57
2022-01-10 10:08:05
2022-01-10 10:03:29
2022-01-10 10:02:08
2022-01-10 09:32:02
2022-01-10 08:59:32
2022-01-10 08:43:11
2022-01-10 08:32:05
2022-01-10 08:24:26
2022-01-10 08:17:51
2022-01-10 08:14:12
2022-01-09 17:10:02
2022-01-09 11:42:38
2022-01-08 14:14:03
2022-01-08 14:02:46
2022-01-07 22:27:18
2022-01-07 22:26:23
2022-01-07 22:25:41
2022-01-07 17:24:23
2022-01-07 16:39:41
2022-01-07 16:36:27
2022-01-07 16:30:57
2022-01-07 16:18:03
2022-01-07 16:08:57
2022-01-07 15:58:32
2022-01-07 15:58:20
2022-01-07 15:49:44
2022-01-07 15:31:33
2022-01-07 15:19:10
2022-01-07 15:09:59
2022-01-07 15:04:22
2022-01-07 15:04:18
2022-01-07 15:04:14
2022-01-07 15:04:10
2022-01-07 15:04:06
2022-01-07 15:04:02
2022-01-07 11:59:10
2022-01-07 10:56:03
2022-01-07 10:50:14
2022-01-07 10:41:11
2022-01-07 10:34:51
2022-01-07 10:27:42
2022-01-07 10:19:35
2022-01-07 10:15:46
2022-01-07 10:08:05
2022-01-07 10:04:02
2022-01-07 09:59:42
2022-01-07 09:46:39
2022-01-07 09:20:56
2022-01-07 09:15:25
2022-01-07 09:09:44
2022-01-07 08:43:15
2022-01-06 23:07:55
2022-01-06 23:07:48
2022-01-06 23:07:44
2022-01-06 23:07:22
2022-01-06 23:07:18
2022-01-06 17:07:00
2022-01-06 17:00:29
2022-01-06 16:55:06
2022-01-06 16:49:08
2022-01-06 16:46:42
2022-01-06 16:39:47
2022-01-06 16:35:47
2022-01-06 16:27:44
2022-01-06 16: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