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 2021-04-01 13:52:10 |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工业排放是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源头。我们研发出的工业有机废气高效治理设备,已在广东的塑料制品、涂料生产、电子加工等领域的企业建立了示范工程,对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和回收率均达90%以上。”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院长安太成说。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省“转身”低碳,挑战巨大。从2010年启动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以来,广东独辟蹊径,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等研究和技术示范,支持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撑。历经十余载,广东碳排放下降超44%,超额完成目标。
如何科学发展,为广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按下“加速键”?广东“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
借力技术实现绿色低碳
3月的广东,风和日丽,林间万物焕发勃勃生机。韶关市始兴县碳汇林试验地的负责人李摩生经常来巡看试验地树木的生长状况。
3000多亩的碳汇林试验地,长势喜人,树木参差,绿意盎然。“从荒山变成一片阔叶林,碳汇林树种试验成功,离不开周平老师的技术指导。”李摩生说。
周平是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5年前,她开始根据该碳汇林试验地的地理环境、土地状况等因素,指导李摩生种下荷木、枫树等树种,为之制定森林经营方案。
“开展碳汇林试验地的目的在于让林农明白通过科学种植,‘空气也能赚钱’的理念,从而带动广大林农走生态经营之路,并为今后进行森林碳汇交易积累经验。”周平表示。至今,她已为韶关地区10家碳汇林提供了技术支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离不开科技创新赋能。广东在此方面探索出了一套模式:一方面加强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2018年以来,广东省在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污染防治与修复、新能源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上文所述的安太成教授的项目就是其中一项。另一方面,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夯实绿色低碳科研基础条件。
在广东的深汕特别合作区,亚洲首个多线程碳捕集测试平台利用物理和化学两种不同的捕集方案,将电力、钢铁、水泥等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过滤收集。“经过压缩提纯,可得到纯度99.97%以上的食品级二氧化碳。”广东润碳科技有限公司CCUS工程师黄振杰说。
向清洁能源转型
3月16日,在广东珠海三角岛桂山二期风电场,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自主研制的8兆瓦级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一体化测试平台正式投运,将有力支持广东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规模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所发布的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中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广东是经济大省,能源消费需求大,迫切需要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广东明确了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具体举措。
以南方电网为例,“十三五”期间,西电东送电量达1.07万亿千瓦时,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超过80%。其中,西电送广东电量约占广东全社会用电量三分之一,相当于节约东部地区标煤消耗2.7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1亿吨。
工作方案提出,争取2025年前后新增清洁外电送入约1000万千瓦,2030年前再新增清洁外电送入约1000万千瓦,新增区外送电100%为清洁能源。同时,大力推动低碳新技术创新发展,服务构建低碳新模式、新业态。如开展“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规模化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设广东桂山海上风电实验基地;组建技术攻关团队,重点研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远海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
“我们还在积极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调控,建设南方五省区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的数字化平台,大力实施清洁调度,加大风光水火储联合优化调度,最大限度消纳清洁能源。”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相关负责人说。(本报记者 叶 青)
2022-01-12 16:37:56
2022-01-12 16:35:51
2022-01-12 16:33:46
2022-01-12 16:31:37
2022-01-12 16:23:37
2022-01-10 23:50:47
2022-01-10 23:50:44
2022-01-10 23:50:28
2022-01-10 23:49:46
2022-01-10 23:49:40
2022-01-10 23:49:36
2022-01-10 16:58:03
2022-01-10 16:55:04
2022-01-10 16:52:42
2022-01-10 16:50:33
2022-01-10 16:47:29
2022-01-10 16:36:07
2022-01-10 16:34:44
2022-01-10 16:34:37
2022-01-10 16:34:32
2022-01-10 16:34:26
2022-01-10 16:34:23
2022-01-10 16:12:37
2022-01-10 15:29:11
2022-01-10 15:17:57
2022-01-10 15:13:38
2022-01-10 15:09:07
2022-01-10 15:06:46
2022-01-10 15:00:54
2022-01-10 14:58:48
2022-01-10 14:44:41
2022-01-10 14:37:13
2022-01-10 12:04:30
2022-01-10 11:05:30
2022-01-10 11:03:01
2022-01-10 11:01:18
2022-01-10 10:46:24
2022-01-10 10:26:59
2022-01-10 10:22:55
2022-01-10 10:16:57
2022-01-10 10:08:05
2022-01-10 10:03:29
2022-01-10 10:02:08
2022-01-10 09:32:02
2022-01-10 08:59:32
2022-01-10 08:43:11
2022-01-10 08:32:05
2022-01-10 08:24:26
2022-01-10 08:17:51
2022-01-10 08:14:12
2022-01-09 17:10:02
2022-01-09 11:42:38
2022-01-08 14:14:03
2022-01-08 14:02:46
2022-01-07 22:27:18
2022-01-07 22:26:23
2022-01-07 22:25:41
2022-01-07 17:24:23
2022-01-07 16:39:41
2022-01-07 16:36:27
2022-01-07 16:30:57
2022-01-07 16:18:03
2022-01-07 16:08:57
2022-01-07 15:58:32
2022-01-07 15:58:20
2022-01-07 15:49:44
2022-01-07 15:31:33
2022-01-07 15:19:10
2022-01-07 15:09:59
2022-01-07 15:04:22
2022-01-07 15:04:18
2022-01-07 15:04:14
2022-01-07 15:04:10
2022-01-07 15:04:06
2022-01-07 15:04:02
2022-01-07 11:59:10
2022-01-07 10:56:03
2022-01-07 10:50:14
2022-01-07 10:41:11
2022-01-07 10:34:51
2022-01-07 10:27:42
2022-01-07 10:19:35
2022-01-07 10:15:46
2022-01-07 10:08:05
2022-01-07 10:04:02
2022-01-07 09:59:42
2022-01-07 09:46:39
2022-01-07 09:20:56
2022-01-07 09:15:25
2022-01-07 09:09:44
2022-01-07 08:43:15
2022-01-06 23:07:55
2022-01-06 23:07:48
2022-01-06 23:07:44
2022-01-06 23:07:22
2022-01-06 23:07:18
2022-01-06 17:07:00
2022-01-06 17:00:29
2022-01-06 16:55:06
2022-01-06 16:49:08
2022-01-06 16:46:42
2022-01-06 16:39:47
2022-01-06 16:35:47
2022-01-06 16:27:44
2022-01-06 16: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