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未来五年目标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来源:深圳特区报 | 2021-10-15 09:20:11 |

10月13日,龙岗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区长王策飞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总结上届政府过去5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未来5年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上级部署安排,深入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

蓝图绘就,新程已启。美丽龙岗,未来可期!

关键词 创新龙岗

5年目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龙岗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吸引高端创新资源,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东部科技创新中心。到“十四五”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保持在11%左右,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关键词 东部中心

5年目标: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

用好用足总规划师、总设计师制,提升深圳东部中心发展能级,打造深圳都市圈东部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文体活动交流中心。到“十四五”末,城市配套日趋完善,功能布局全面优化,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基本建成辐射力强、充满魅力的深圳都市圈区域城市中心。

关键词 产业高地

5年目标: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省“10+10”、市“20+7”产业发展布局,全力推动“IT+BT+低碳”产业集群化发展,加速推进文化创意、跨境电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六成以上。到“十四五”末,龙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万亿元,生物医药、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新的战略支撑,高端服务业蓬勃发展,产业竞争新优势全面凸显。

关键词 幸福家园

5年目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

紧盯“民生七有”目标,把更多财力用于发展民生事业,持续提升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水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到“十四五”末,九大类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在八成以上,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目标在前,路在脚下。未来5年,是龙岗踏上新的赶考之路、迈向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5年。市委市政府对龙岗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勉励龙岗作出更大贡献、创造更大奇迹。目前,龙岗已经启动推进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交通路网建设攻坚、“美丽龙岗、精彩蝶变”行动、优质产业项目布局、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举措,为未来发展积蓄强大后劲、增添强大动力。

挑战与机遇并存,龙岗区委区政府有清醒的认识:在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赛道上,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也有了清晰的谋划:拿出“等不得、慢不得、靠不得”的干劲和拼劲,跑出“龙岗加速度”,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的奋斗目标。

这份“硬核作战图”与近500万龙岗人有关

龙岗区明确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的七大路径

“到‘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超68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超408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龙岗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以一组“硬核数据”确定了下一个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对于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的龙岗而言,要让数据蓝图成为光辉现实绝非易事。但作为实际管理人口近500万人的行政大区、产业大区,龙岗深知重任在肩,不容懈怠,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谋划,明确5年工作,为打造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指出了清晰的实现路径。

路径1

坚持“产业立区、创新强区”不动摇

作为以先进制造业作为立区之本的产业大区,龙岗始终脚踏实地,立足实体经济,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

龙岗提出,未来5年要做大做强“IT+BT+低碳”三大核心产业集群。通过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领跑计划、生物医药产业赶超计划、绿色低碳产业壮大计划,将龙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建设成全球第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将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建设成国际一流“产学研医”协同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并加速建设低碳产业示范区。

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龙岗正在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合发展,加快布局一批尖端科研机构,引进培育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科技+智力”支持。

在大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方面,实施工业投资倍增计划,工业投资总额三年实现翻番,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占总投资超30%。一批竞争力强、关联度高、成长性好的产业链核心项目将落户龙岗,完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为优化区内企业结构,龙岗将在“十四五”期间实施企业结构优化行动,形成金字塔形企业梯度格局。一方面鼓励做大做强,新增百亿级企业5家以上、总量超10家,新增十亿到百亿级企业15家以上;一方面扶持“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0家以上。上市企业新增30家以上,国高企业新增1500家以上。

路径2

只有持续的改革才有不竭的活力

以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开展产业用房租赁市场专项整治,2023年底前完成全部工业园区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完善涉企联合执法检查模式,建立健全“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企业服务机制;实施先进制造业企业住房专项分配计划,未来5年专项供应房源超5000套;出台土地供应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定,完善随用随供“产业用地标准库”。

以改革优化民生服务供给机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深化医疗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医疗卫生重心下移;2022年实现普惠性托育机构街道全覆盖。

以改革实现城区发展投入的可持续性。坚持把“经营城市”理念贯穿到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构建系统规划、整体开发、多方参与的城市经营新机制,破解城区发展资金瓶颈,保障城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以开放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龙岗与港澳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对接,深化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构建“深莞惠汕新兴产业走廊”。

路径3

城区品质和形象要大变样

补足交通短板,实施交通强区战略。全面建成轨道14号线、16号线、3号线东延、16号线南延,以及深惠、深大、龙大城际;积极争取轨道17、18、21号线及10号线东延纳入市轨道五期建设;打造五和、大运、平湖、深圳东站等十大枢纽。实施路网建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攻坚214个道路建设项目。到“十四五”末,高品质“畅达龙岗”成为现实。

强力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把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打造为高水平国际化“湾东智芯”和城市新客厅,把坂雪岗科技城打造为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信息数字核”,把深圳国际低碳城、东部高铁新城打造为配套完善、宜居宜业的“低碳智造核”,形成区域协同、优势互补的“多支点”发展格局。

全力建设新型智慧城区。到“十四五”末,市民足不出户可办理基本政务服务事项,高效能“智慧龙岗”触手可及。

着力提升城区环境品质。高标准推进“美丽龙岗、精彩蝶变”行动,新建、改造区35个公园,建成“一河三廊”生态廊道。打造一批功能完备、风貌独特的“三宜街区”。到“十四五”末,城区环境实现精彩蝶变,市民群众“推窗见绿、漫步进园”,“美丽龙岗”魅力绽放。

路径4

大面积整备土地为发展腾空间

空间是发展的载体,龙岗面积大、腹地深,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基础良好,更需精心谋划。为此,龙岗提出,全面优化国土空间功能和布局,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市空间新格局。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围绕“十四五”期间储备并推进一批单项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的目标,龙岗正下大力气开展大面积土地整备工作,计划5年整备土地18.6平方公里。同时,提高产业用房保障能力,未来5年新增面积不少于25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用房,改造产业用房面积超200万平方米,通过提容增加产业建筑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

路径5

生产生活更平安,社会治理开新局

新冠疫情并未完全结束,常态化疫情防控仍需抓严抓实抓细,龙岗区严格落实“外严防输入、内严防反弹、严防再输出”各项防控措施,并有序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巩固全区市民免疫屏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是城区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工业大区,龙岗始终绷紧“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弦,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同时,加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升抵御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综合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开展“枫桥式”基层单位创建工作,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以推广“龙岭模式”为重点,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创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龙岗品牌”。

路径6

呵护生态,让水和空气更加干净

系统推进水环境质量提升。围绕实现江河安澜,完善流域防洪和内涝防治体系,完成52个内涝积水点整治。围绕实现秀水长清,构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系统化治水体系。围绕实现幸福河湖,建成碧道项目140公里。到“十四五”末,人水亲和、水城融合成为龙岗水环境的新常态。

持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强化工业源污染整治,严格餐饮源污染排放监管做好在建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扎实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推动医疗废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处理全过程管控。

路径7

民生“七有”指标都要大跃升

教育、医卫、公共住房……这些社会事业与近500万龙岗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龙岗建设“幸福家园”的重要抓手。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未来5年,龙岗将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各项指标均会实现大幅跃升。

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未来5年,龙岗教育发展质量有望进入全市第一梯队。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2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6.53万座、高中学位1.33万座。高标准打造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卓越学校”。培养卓越校(园)长65名以上,市级以上名校(园)长总量突破20名。

在卫生健康事业方面,“健康龙岗”目标清晰,将致力于建设全国一流医疗服务体系,打造深圳东部医疗中心。新建扩建6个市属公立医院、12个区属公立医院和44个社康机构项目,新增病床位7800张以上,千人病床数达到4.8张。

同时,大力发展文体旅游事业。聚焦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建设;打造“十分钟文体服务圈”;创建更多国家队训练基地,举办更多高端文体赛事和文体惠民活动。深化文旅融合,打造特色鲜明的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目的地。

社会保障能力也将持续加强。5年间,龙岗将筹集建设公共住房6.5万套;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社区长者服务站点全覆盖;儿童友好型城区、无障碍城区建设加速。

过去5年,龙岗又拿下了很多“第一”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东部大区砥砺前行的坚定步伐

5年,风云变幻,困难机遇并存;5年,励精图治,坚定奋斗不停。

5年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特殊局面,面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压力,龙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和市委部署,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交出了一份闪闪发光的优异成绩单。

强经济 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过去5年,龙岗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连续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

去年,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784.59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10.8%,全市第一;

2018年—2020年,连续3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

一组组亮丽的数据,一个个崭新的第一,一项项丰硕的成果,印证了龙岗区过去5年极不平凡的历程。

在从“产业大区”向“产业强区”的华丽转身中,龙岗的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一大批行业翘楚扎根发展,带动形成具有显著优势的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电子元器件、新能源、生物医药、创意生活六大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龙岗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机遇期、窗口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各项指标实现赶超:

规上工业企业由1295家增至1940家,总量全市第二;

商事主体由32.9万户增至77.6万户,总量全市第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2663.76亿元,占GDP的56.1%,比重居全市第一。

勇争先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过去5年,龙岗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龙岗发展的核心“基因”,相关指标均跻身全市前列。

目前,龙岗全区89.6平方公里纳入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占全市1/4,46.54平方公里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占全市近1/3;

创新平台由112家增至242家,总量实现翻番;

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市大数据研究院入选深圳十大基础研究机构,3所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建成启用;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居全市第二;

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由4534件增至7351件,占全市1/3。

国高企业由569家增至2502家,实现5年翻两番;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9431.79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83.5%,成为龙岗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活力来源。

惠民生 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过去5年龙岗区的“民生账本”上,一组组数据见证着龙岗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5年来,累计教育支出397亿元,新改扩建公办学校38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39万座、全市第一;

5年来,累计医疗卫生支出156亿元,新增病床位4671张、总量达1.24万张,新增社康机构41家,总量135家、全市第二;

社会保障全面加强,筹集建设公共住房7.29万套,全市第一;

建成运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02家,覆盖90%以上社区,全市第一;

文体事业更加繁荣,文化新地标“红立方”建成使用,举办文体惠民活动超1.2万场;并在全国率先实施图书馆总分馆一体化垂直管理;

这5年,龙岗城区功能品质显著提升,交通更加畅达,轨道10号线建成运营,14号线全线贯通,3号线东延段、16号线等顺利推进;外环高速一期、坂银大道等建成通车。区内新建、改造公园101座、绿道79公里,青山绿水,美不胜收,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