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即时看!我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来源:安青网

【摘要】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省44所省属本科高校共240个专业(其中国家级98个,省级142个)成功入选。截至目前,教育部......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省44所省属本科高校共240个专业(其中国家级98个,省级142个)成功入选。截至目前,教育部共立项三批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省44所省属本科高校共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17个,省属本科高校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总数较全国平均233个高出65个。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教育部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指标。自2019年度开始立项建设,三年共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11761个,其中地方本科高校7217个。

近年来,我省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质量保障,全省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在围绕服务支撑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上加强专业建设。围绕我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三重一创”建设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人才和知识需求,编制实施我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努力创建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点,并持续深化一流专业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省属本科高校入选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共有110个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的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占比达到37%。

在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上加强专业建设。支持高校将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点纳入一本批次招生,不断提高一流专业的生源质量。在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分配中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进行奖补,其中文科专业一次性奖补100万元、理工科专业一次性奖补200万元,同时要求高校在生均拨款中给予同比例配套支持建设。截至目前,共拨付2.485亿元支持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另拨付2800万元支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 2022-07-07 09:40:20 |


(资料图)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省44所省属本科高校共240个专业(其中国家级98个,省级142个)成功入选。截至目前,教育部共立项三批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省44所省属本科高校共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17个,省属本科高校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总数较全国平均233个高出65个。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教育部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指标。自2019年度开始立项建设,三年共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11761个,其中地方本科高校7217个。

近年来,我省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质量保障,全省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在围绕服务支撑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上加强专业建设。围绕我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三重一创”建设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人才和知识需求,编制实施我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努力创建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点,并持续深化一流专业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省属本科高校入选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共有110个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的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占比达到37%。

在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上加强专业建设。支持高校将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点纳入一本批次招生,不断提高一流专业的生源质量。在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分配中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进行奖补,其中文科专业一次性奖补100万元、理工科专业一次性奖补200万元,同时要求高校在生均拨款中给予同比例配套支持建设。截至目前,共拨付2.485亿元支持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另拨付2800万元支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在完善本科专业质量保障体系上加强专业建设。积极推进全省高校参加国际国内专业认证,成立了33个本科专业类合作委员会,组织开展我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及评估。建立健全专业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专业首次招生前条件核查,并实施专业建设指导、专业评估等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同时加强专业评估结果的运用,有力指导了专业结构和招生计划调整。

下一步,我省将指导高校充分发挥一流专业建设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一批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的优势学科专业集群,不断提升服务支撑产业创业发展能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本报记者 黄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