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3D打印植物牛排上市,你会尝试吗?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 2020-07-02 17:12:12 |

近几年,随着3D打印技术不断发展,3D打印的房子、鞋、车、衣服让人称谓,那么,3D打印的牛排你见过吗?7月1日,据外媒报道称,以色列一家名为“重新定义肉类”的初创公司表示,他们希望在2021年推出3D打印牛排。公司在其网站上表示,他们将通过3D打印技术,创造出与动物肉一样的外观、质地和味道的植物性肉类。首席执行官埃切尔·本·希特利特表示,使用植物蛋白、油和粘合剂的组合,可以使肉的真实纹理被还原。如果3D打印牛排上市,你会尝试吗?

3D打印产业链分析

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俗称,是指通过逐层增加材料的方式将数字模型制造成三维实体物件的过程。该技术对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和消费电子产品等核心产业的革新有巨大推动作用。

3D打印的工作原理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将其离散分解成若干层平面切片,由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远大,将对传统的打印技术和方式带来革命性的改变。现在很多方面都在引用3D打印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这种技术可以和很多领域结合起来,比如生物、医疗、建筑、珠宝、鞋类、工业设计、航空航天等等。

目前在3D打印领域中发展最迅速、产值增长最明显的应属快速模具技术。比如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制造、航天航空制造、轻工业、军事、通讯等。

据中研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3D打印设备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显示:

2020年3d打印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规模分析

2017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增长率为37.5%。我们预计,2018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152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5.25%,2022年将达到508亿元。3D打印技术涵盖范围广,在汽车、航空航天、建筑业、医学专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价值都是十分广泛的。未来,随着3d打印技术发展前景成长与成本的降低,3D打印技术走入千家万户不无可能。

3D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级产品潜力较大

我国3D打印从1988年发展至今,呈现出不断深化、不断扩大应用的态势。2015-2017年的3年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实现了翻倍增长,年均增速超过25%。2017年,中国3D打印领域相关企业超过500家,产业规模已达100亿元,增速略微放缓至25%左右,但仍高于全球4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中国3D打印产业维持25%以上增速,2018年整体规模有望达到18.3亿美元。

3D打印应用领域广泛,其在下游应用行业和具体用途领域的分布反映了这一技术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技术的局限和在发展过程中尚需完善的地方。3D打印机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包括政府、航天和国防、医疗设备、高科技、教育业以及制造业。目前,应用领域排名前三的是工业机械、航空航天和汽车,分别占市场份额的20.0%、16.6%和13.8%。

关键词: 3D打印植物牛排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