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冀云 | 2022-06-17 05:45:50 |
农家小屋修葺一新,柏油马路平坦宽阔,红色印记无处不在,更有英雄事迹浮雕墙一直延伸至董存瑞小时候站岗放哨的帽顶山,墙上的图文清晰展示了董存瑞等9位本村英烈的事迹。
在道路两侧,分布着以革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路灯及灯箱,展现着红色精神的代代传承。
不少巷子口都立着写有“派饭巷”字样的牌子,让人感受到记忆中的红色味道。
(资料图片)
……
初夏时节的张家口怀来县存瑞镇南山堡村,这个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故乡,尽管深藏在太行之北、青山脚下,但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派崭新图景。
南山堡村是革命老区,这里曾走出47名革命战士,其中董存瑞等9名英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英雄足迹,每一位英烈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2021年,这里入选全国首批“红色村”建设试点村。
可是在十年前,南山堡村还不是如今的这般图景。
“在我小时候,村里道路泥泞,下雨就没法出门。现在村里新修了马路,还新装了路灯,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老百姓的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董宁告诉记者,“我家去年也进行了装修,全屋都铺了瓷砖,户外还装了太阳能洗澡房,在家也能洗上热水澡。”
今年18岁的董宁,刚刚参加完高考,再过不久,他就要离开南山堡村,开始人生新征程。
“我是从小听着董存瑞烈士的英雄故事长大的,董存瑞精神深深印在我的心里。无论是将来上学还是参加工作,我都会把这种红色精神弘扬好、传承好。”董宁说。
在董宁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南山堡村的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就坐落在村北,现已是张家口红色文化旅游的桥头堡。每年到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参观的游客达15万人次。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到南山堡体验红色旅游,他们新建村史馆,集中展示全村的历史、董存瑞在村内成长的珍贵历史等;建成了怀来县第一个农村廉政教育基地;新建了23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设170米“九英烈”英雄事迹的浮雕墙,安装51个有红色元素的灯箱,进一步丰富整村红色文化元素。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村容村貌的改观,到南山堡村体验红色文化的游客越来越多。随行交谈中,董宁向记者透露,村里最大的变化是“吃派饭”。
中午时分,记者按照标识指引,来到其中一条“派饭巷”。一走进巷子口,就看到一户农家小院门口挂着写有“荣梅家”的小木牌。推门而入,农家味道扑面而来。
荣梅家收拾得干净整洁,智能家电一应俱全,墙上还挂着一个小木盒子用来收集饭票存根。
“快请进,快请进!”系着蓝色碎花围裙的女主人荣梅一边沏茶,一边招呼着来“吃派饭”的游客。
餐桌上,凉拌野菜、炒葫芦条、山药粥等农家菜品整齐摆放着。
“吃派饭”原是20世纪90年代前的产物,是革命老传统,如今又在这里兴起。
“游客来到我们家中,我们会准备当地的特色农家菜接待他们。游客由村里按顺序挨户派送。”荣梅告诉记者。
“想体验这个项目,游客可以先到村委会购买‘饭票’,然后带着‘饭票’来到指定的‘派饭户’。在我们家中,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农家味道,还可以寻找与村民碗碰碗、心连心的记忆。从去年9月到现在,我已经赚了好几千元。”荣梅很喜欢“派饭户”这个新身份。
南山堡村党支部书记董效兵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已发展了7条“派饭巷”、10户“派饭户”,每户预计每年可增收1.6万元。今年,他们还将规划建设红色教育小镇项目,推动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民宿,实现红色文旅产业与绿色生态农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风雨沧桑,岁月峥嵘。怀来县存瑞镇更是用好“英雄故里”这张名片,为南山堡村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而不懈努力。
“讲好存瑞故事、发扬存瑞精神、建好存瑞家乡是我们永远的追求目标,我们要抓住南山堡作为省军区‘一地一乡’全省唯一帮扶点的契机,坚持‘一点一环一线’的建设思路,全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一点’即打造南山堡这个中心村;‘一环’即发展南山堡周边3公里7个村区域配套产业;‘一线’即提升G6至南山堡沿线8个村的基础建设。同时我们要配合县级打造红色文旅示范带,统筹推进红色文旅产业区、大数据外溢服务承接产业区、水口山民俗文化产业区、生态康养休闲产业区,着力形成布局合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全面建设红色镇、数字镇、城郊镇、康养镇。”怀来县存瑞镇党委书记史桂云说。
总策划:杨日明
策 划:郑世繁
文 字:郑世繁 章紫薇
视 频:苏晓瑞 席晓宇 熊睿琦
海 报:王 晶
2022-06-16 17:57:51
2022-06-16 17:53:11
2022-06-16 17:48:54
2022-06-16 17:39:38
2022-06-14 17:21:19
2022-06-15 09:16:59
2022-06-15 09:08:57
2022-06-15 09:00:50
2022-06-15 08:57:16
2022-06-15 08:48:10
2022-06-15 08:47:03
2022-06-15 06:41:39
2022-06-15 05:51:56
2022-06-15 05:49:11
2022-06-15 05:47:58
2022-06-15 05:47:01
2022-06-15 05:45:23
2022-06-15 05:45:08
2022-06-15 05:38:45
2022-06-15 05:37:48
2022-06-15 05:35:19
2022-06-15 05:32:41
2022-06-15 05:31:37
2022-06-15 05:31:26
2022-06-15 05:30:47
2022-06-15 05:27:31
2022-06-15 05:26:05
2022-06-14 22:28:26
2022-06-14 17:58:31
2022-06-14 17:54:45
2022-06-14 17:49:53
2022-06-14 17:46:38
2022-06-14 17:42:51
2022-06-14 17:37:47
2022-06-14 17:34:37
2022-06-14 17:21:19
2022-06-14 17:12:29
2022-06-14 17:04:47
2022-06-14 16:55:54
2022-06-14 16:51:00
2022-06-14 16:46:56
2022-06-14 16:43:40
2022-06-14 16:28:26
2022-06-14 16:18:11
2022-06-14 16:11:51
2022-06-14 16:06:30
2022-06-14 16:01:17
2022-06-14 15:21:52
2022-06-14 10:09:14
2022-06-14 09:55:16
2022-06-14 09:41:36
2022-06-14 09:39:06
2022-06-14 09:33:56
2022-06-14 09:33:47
2022-06-14 09:27:58
2022-06-14 09:23:08
2022-06-14 09:15:26
2022-06-14 09:11:57
2022-06-14 09:10:01
2022-06-14 09:05:11
2022-06-14 09:02:08
2022-06-14 08:59:57
2022-06-14 08:57:06
2022-06-14 08:55:04
2022-06-14 08:50:52
2022-06-14 08:43:46
2022-06-14 08:37:50
2022-06-14 06:30:41
2022-06-14 05:50:15
2022-06-14 05:49:52
2022-06-14 05:48:58
2022-06-14 05:47:27
2022-06-14 05:47:12
2022-06-14 05:45:11
2022-06-14 05:44:27
2022-06-14 05:44:09
2022-06-14 05:42:44
2022-06-14 05:40:19
2022-06-14 05:36:36
2022-06-14 05:34:28
2022-06-14 05:28:55
2022-06-14 05:25:58
2022-06-13 23:34:43
2022-06-13 22:48:25
2022-06-13 22:07:31
2022-06-13 17:56:22
2022-06-13 17:53:42
2022-06-13 17:49:20
2022-06-13 17:45:08
2022-06-13 17:42:06
2022-06-13 17:36:26
2022-06-13 17:33:18
2022-06-13 17:29:55
2022-06-13 17:25:59
2022-06-13 17:13:01
2022-06-13 17:10:12
2022-06-13 17:06:21
2022-06-13 17:02:23
2022-06-13 17:00:16
2022-06-13 16:57:47
2022-06-13 16:49:39
2022-06-13 16:44:48
2022-06-13 16:35:22
2022-06-13 16:31:06
2022-06-13 16: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