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企业的IPO成功概率才会更高,才能避免陷入“中止”的困局

来源:投资者网 | 2021-05-14 08:26:05 |

而且,招股书失效并不意味着上市失败。譬如:2020年成功在港交所挂牌的上坤地产和金辉控股,两者都曾出现招股书“失效”的情况。但是在他们更新招股书后一个月内就获得聆讯通过审核。由此可见,若是企业在后续递交材料中,通过补充资料、优化财务数据,将为企业增加更多通过“聆讯”的机会。

发展前景极具不确定性 也可阻碍IPO进程

因为经营和财务方面存在风险影响企业招股书失效而陷入“中止”的情况,就发生在臻客中国等身上。

《投资者网》梳理上述34家被按下IPO“暂停键”的重点关注企业发现:有部分企业曾出现业务模式较为单一、客户集中度过高等风险。如臻客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客中国”)、泰丰文化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丰文化”)、灿辉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灿辉新能源”)等。

从客户集中度与业务模式来看,相较于泰丰文化与灿辉新能源,臻客中国存在的风险程度甚高。

作为专注于SaaS(软件即服务)领域的忠诚度管理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拟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臻客中国,已两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臻客中国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加强销售及营销工作等。也就是说若成功在港上市,该公司将获得更充裕的资金,有望将其科技实力更上一层楼,树立更一步的行业优势。但是现实并不乐观。

尽管公司在国内SaaS市场中排名第二,但其大客户收入过于集中成为其财务指标的风险因素之一。

成立于2009年的臻客中国,主营业务是向国际信用卡组织的顾客提供信用卡会员权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公司的壮大,臻客中国的客户基础逐步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拓展,同时,公司还提供建立并运营忠诚度管理和市场解决方案的服务,以此来帮助客户在建立客户忠诚度的同时产生收益。

从招股书可知,臻客中国的主要客户群体为包括国内主要的全国性股份制及国有商业银行、国际领先的信用卡组织等在内的金融机构。在过去的2017年及2018年,臻客中国的四大客户占各年收益的100.0%。2019年至2020年9月30日之间,公司的五大客户占期间收益约 99.9%及99.5%。由此可见,臻客中国存在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

相似的遭遇也发生在中至科技身上。2020年8月中旬,中至科技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中至科技第三次赴港申请IPO,这一次招股书仍显示“失效”。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照2018年的收益计算,中至科技是江西排行第一的本土化棋牌游戏开发商及运营商,同时也是省内排行第三的网络广告代理商,其主营业务为开发和运营本土化手机麻将及扑克游戏。

据其招股书可知,2016年至2019年中至科技的营收分别为3363.4万元(人民币,下同)、0.94亿元、1.24亿元、1.28亿元。

就营收情况而言,中至科技2016年营收仅为3363.4万元,却在2018年其营收便迅速蹿升至1.24亿元。3年时间实现近4倍增长,尤其是2018年棋牌游戏面临监管的打压,中至科技的营收增速着实令人咂舌。

即便营收增速惊人,但是收入来源却很单一。从招股书中获悉,中至科技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其手游的“私人游戏房卡”。

2017年至2019年间,该项目带来的收入占中至科技总营收的占比分别为100%、99.5%、96.5%。可以说“私人游戏房卡”的收入直接决定该公司的收入状况。如若未来中至科技靠这一方式来实现巨额营收,恐怕经营风险会大幅提高。

此外,作为一家地方性的棋牌公司,中至科技缺乏独特性,他与其竞争对手的运营模式高度相似,且手机棋牌类游戏容易被归类为“赌博”,因此中至科技极可能在监管的高压之下面临违规的风险。

总的来说,中至科技未来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在中至科技营收业绩疯涨的亮眼成绩之下,面临着收入来源单一、极度依赖“房卡模式”以及在监管高压之下棋牌类游戏容易出现违规的风险等痛点。

针对此类情况,博大金融集团非执行主席、大中华区资深金融专家及投资银行家温天纳告诉《投资者网》,“在整个审查过程中,上市委员会对递表公司的上市资格方面的要求非常严谨。无论是财务数据、法律、估值资产、业务模式,还是公司过往历史、管理层架构等方面,任何一项因素不达标都有可能导致公司IPO审核无法通过。”

公司财务状况不佳 成IPO路上“绊脚石”

亟待打开融资渠道,降低负债率,这是大多数企业赴港IPO的核心原因。不幸的是,截止目前,喜相逢集团仍未能如愿以偿。

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强悍崛起,与汽车产业关联紧密的汽车租赁平台同样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二度闯关香港IPO但至今未见成果的喜相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相逢集团”),因三年现金流为负、偿债压力巨大或成为其IPO征途上的“绊脚石”。

成立于2007年的喜相逢集团,前期主要以经营性租赁方式提供汽车租赁服务。但在2012年,公司的业务重心发生了一次转移,其业务模式开始聚焦汽车零售与融资业务,以直接融资租赁方式出售汽车。

自从2012年业务重心改变后,喜相逢集团开始在全国大力扩张销售网络。根据招股书显示,目前公司业务涉及25个省级行政区域的63间销售店铺,年均开设近8家销售店。同时,喜相逢还运营着淘气、GO自游、52车等多个线上APP。但在如此快速又激进的扩张之下,公司的资金层面出现了巨大缺口。

从经营数据来看,自2017年至2019年以来,喜相逢三年的营收分别为7.84亿元、10.23亿元、10.76亿元;其净利润分别为6081.9万元、5994.3万元及1534.5万元。

营收不断增长,但是净利润却持续下跌,喜相逢由盈转亏。这主要是由于在2020年前4个月该公司就出现了巨额亏损,亏损额高达1350.5万元。至于其何时能够成功扭转亏损局面,仍充满未知。

不可忽略的是,在喜相逢集团前8年紧锣密鼓的扩张背后,公司过去几年的借款金额在不断增加,偿债压力持续扩大。据公司财报显示,自2017年至2019年,喜相逢集团一年内应偿还借款分别达到3.66亿元、6.49亿元及7.16亿元,由此可见,公司在短期内资金承压巨大,偿债能力面临较大考验。

无独有偶。与喜相逢一样拥有过高资产负债率的金瑞矿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瑞矿业”),也难逃赴港IPO征途坎坷的命运。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