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工匠精神 崇尚劳动光荣

来源:

【摘要】

醉心于水墨丹青的江山如碧,金丝锦绣下的繁华,如缀浴火新焠后的千锤百炼。工匠精神的底蕴体现在将精益求精融入工作生活中,一心一意,日复一日。恰逢五一劳动节之际,阜阳......

安青网讯 醉心于水墨丹青的江山如碧,金丝锦绣下的繁华,如缀浴火新焠后的千锤百炼。工匠精神的底蕴体现在将精益求精融入工作生活中,一心一意,日复一日。恰逢五一劳动节之际,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下,来到口孜镇上的打铁铺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传承工匠精神。

口孜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吕氏打铁铺。看到铁架上排列整齐的各种工具,孩子们充满好奇与兴奋,小心翼翼地拿起,仔细观察,并请教吕师傅这些工具的用法。

接着,同学们来到老吕的打铁现场,观看打铁过程。风箱拉起,火苗直蹿,铁料烧红,吕师傅用火钳快速将烧红的铁料夹至大铁墩上,夫妻二人一边喊着号子,一边不停地捶打,合作的那真叫一个默契。

“真是太厉害了,我只在电视上看过,好想动手试试看呀!”三年级学生许梦强兴奋地喊道。在尝试捶打了之后,许梦强气喘吁吁地说:“看着容易,没想到那么难,太重啦,真是佩服这些铁匠的毅力。”

班主任张坤老师告诉孩子们:“人生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打铁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原始锻造工艺。吕师傅和妻子文化水平不高,但对铁的性能却了如指掌。铁厚,就重锤;铁薄,则轻敲。制作的农用工具没有图纸与设计,心中自有尺寸。他们把一块普通的铁,经过烧熔、锻打、冷锤、淬火、砂磨等流程,变成一把把有型的锄头、爪钩、铁铲等,付出多少的心血与汗水,再苦再累,他们没有退却,坚守是毅力地最高境界,劳动是最光荣的,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据悉,打铁匠吕新峰15岁时就跟随父亲和大伯学习打铁,25岁时与妻子王芬婷结婚,婚后在该镇老街上开了一家打铁铺。

26年来,老街上的打铁铺由原来的十几家到如今只剩两家,赚的钱越来越少,但两人依然坚守着。吕新峰说:祖辈留下来的手艺,不能说丢就丢。

目前,吕师傅和妻子被阜阳市知识产权协会授予“阜阳最美100个优秀手艺守护人”称号,此举旨在让更多人感受到地方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守住手艺,守护文化。

随后,学生们又来到隔壁的焦氏打铁,据了解,焦氏打铁已传承了四代,正是这一代代匠人的坚守,才让工匠精神得以传承。焦师傅的爱人向学生们介绍道,打制一件铁具,至少要经过五六道工序:选料、加温、看火候、捶打、淬火、磨口等,只要一道工序出了差错,就得返工。夫妻俩每天早上六点就会开始一天的忙碌。

通过此次劳动实践,学生们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可贵,“趁热打铁”“打铁还需自身硬”“千锤百炼方成才”打铁的过程正诠释着这些道理。随着社会的进步,李白笔下的那种铁匠边劳动边歌唱的盛况只能存在记忆中,但至精至诚的工匠精神却永久长植在每个青少年的心中。 | 2022-04-29 15:02:24 |

安青网讯醉心于水墨丹青的江山如碧,金丝锦绣下的繁华,如缀浴火新焠后的千锤百炼。工匠精神的底蕴体现在将精益求精融入工作生活中,一心一意,日复一日。恰逢五一劳动节之际,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下,来到口孜镇上的打铁铺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传承工匠精神。

口孜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吕氏打铁铺。看到铁架上排列整齐的各种工具,孩子们充满好奇与兴奋,小心翼翼地拿起,仔细观察,并请教吕师傅这些工具的用法。

接着,同学们来到老吕的打铁现场,观看打铁过程。风箱拉起,火苗直蹿,铁料烧红,吕师傅用火钳快速将烧红的铁料夹至大铁墩上,夫妻二人一边喊着号子,一边不停地捶打,合作的那真叫一个默契。

“真是太厉害了,我只在电视上看过,好想动手试试看呀!”三年级学生许梦强兴奋地喊道。在尝试捶打了之后,许梦强气喘吁吁地说:“看着容易,没想到那么难,太重啦,真是佩服这些铁匠的毅力。”

班主任张坤老师告诉孩子们:“人生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打铁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原始锻造工艺。吕师傅和妻子文化水平不高,但对铁的性能却了如指掌。铁厚,就重锤;铁薄,则轻敲。制作的农用工具没有图纸与设计,心中自有尺寸。他们把一块普通的铁,经过烧熔、锻打、冷锤、淬火、砂磨等流程,变成一把把有型的锄头、爪钩、铁铲等,付出多少的心血与汗水,再苦再累,他们没有退却,坚守是毅力地最高境界,劳动是最光荣的,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据悉,打铁匠吕新峰15岁时就跟随父亲和大伯学习打铁,25岁时与妻子王芬婷结婚,婚后在该镇老街上开了一家打铁铺。

26年来,老街上的打铁铺由原来的十几家到如今只剩两家,赚的钱越来越少,但两人依然坚守着。吕新峰说:祖辈留下来的手艺,不能说丢就丢。

目前,吕师傅和妻子被阜阳市知识产权协会授予“阜阳最美100个优秀手艺守护人”称号,此举旨在让更多人感受到地方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守住手艺,守护文化。

随后,学生们又来到隔壁的焦氏打铁,据了解,焦氏打铁已传承了四代,正是这一代代匠人的坚守,才让工匠精神得以传承。焦师傅的爱人向学生们介绍道,打制一件铁具,至少要经过五六道工序:选料、加温、看火候、捶打、淬火、磨口等,只要一道工序出了差错,就得返工。夫妻俩每天早上六点就会开始一天的忙碌。

通过此次劳动实践,学生们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可贵,“趁热打铁”“打铁还需自身硬”“千锤百炼方成才”打铁的过程正诠释着这些道理。随着社会的进步,李白笔下的那种铁匠边劳动边歌唱的盛况只能存在记忆中,但至精至诚的工匠精神却永久长植在每个青少年的心中。

(周天慧李怀萍 本网记者徐徐)